最近,众多媒体突如其来的关注和质疑,让北京新兴医院尝到了从主动“聚焦”(大量投放广告)到被动“曝光”的别样滋味。
据了解,这家医院所暴露出来的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夸大宣传的问题,而是在这类医院大量兴起时,医院自身在企业运营中角色错位和政府部门管理缺位的问题。营利性医院应该如何管理?都应该由谁来管?营利性医院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应该有两个层面的监管:一是与普通企业一样,接受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监管;二是作为一家医院还应该接受行业系统的监管。但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不仅没有双层监管,反而出现了“都不管”的情况,或者说不知道该怎么管。究竟有谁管得着这些民办或私立的医院?好像都有点儿关系,又好像都不肩负职责。仿佛审批之后,证照齐全就万事大吉,究竟谁来监管却是个未知的问题。
正是由于这种监管上的空隙,让很多患者在花费巨额治疗费却不见任何效果的时候,除了气愤,没有办法去与医院理论,甚至都不知道该到哪个部门去投诉、用什么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新兴事件给政府监管留下一个新课题,而当这个课题得解之后,相信会对那些营利性医院带来一次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