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家及各省均明确了确保居民生活用电不受影响的政策,全国性大面积电荒对普通居民的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然而,工业企业就没有这份幸运了,由于处于用电保护名单的最末端,工业企业成了电荒的最大受害者。例如在缺电十分严重的浙江省,义乌所有的工业企业从7月24日至8月10日被迫断电17天。持续地断电停产已经使很多工业企业亏损严重,义乌的企业主甚至表示,“电荒对义乌经济的损害,已经远远超过了去年的非典”。
不可忽视的是,今夏电荒的出现有着必然之因。以浙江为例,在电荒来临之前的20多年里,浙江GDP年均增长13.1%,比全国平均增幅高3.7个百分点。去年在非典疫情和高温干旱的严重影响下,仍取得了14%的增幅。然而有数据也显示,浙江经济奇迹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依靠了对资源的高消耗乃至过度消耗。统计显示,浙江万元GDP耗电约1340千瓦时,单位能耗虽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比发达国家高30%以上。分析人士指出,电荒在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迫使各地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如何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尽量减少对高能源消耗企业的投入,增加低能耗增长,已成为摆在全国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