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5月底《民营经济报》推出“珠三角招工难”的系列报道后,招工难问题引起了全国主流媒体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有媒体称中国遭遇了20年来的首次“民工荒”。有的机构甚至为此出谋划策,提供解决“民工荒”的良方。
那么,中国是否真正出现了“民工荒”呢?对此,广东省劳动厅相关负责人张处长指出,目前,广东省民工的供求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前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供求比一般在1.5∶1左右,有时也会达到2∶1甚至3∶1。现在略微显示出供小于求,供求比例在1∶1.01左右,就是说企业需要100个,劳动力市场实际只能供给90多个。以1∶1为标准比例来看,差别很小,来粤求职的民工基本上可以满足用工需求,所以不能因为有企业招不够人就说发生了“民工荒”。南海、东莞、深圳的劳动局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不认为广东出现了“民工荒”,他们认为,企业招不到工人并不等于没有工人,而是当地的条件不具吸引力使得民工流动到了其他地方。
分析人士认为,“民工荒”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仍在高速向前发展,但同时也反映出中国民工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这与最近几年的民工待遇得不到有效保障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就业前景仍然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媒体如果刻意炒作中国出现“民工荒”,将会给高层决策带来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