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晶报》日前的文章指出,摆在医院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商业化、要么公益化——商业化的医院从政府的公益义务中脱身,专心提高业务质量;公益化的医院则靠国家吃饭,抵制医疗腐败,办好人民的医院。
中央法制办公室科教文卫法制司副司长宋瑞霖近日则提出,国资将逐步退出公立医院——政府所属的医疗机构中,国资持股比例不应低于51%。今年年初,卫生部起草了《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讨论稿),建议未来将医院分为三种:1、政府直属医疗机构——政府投资,不以营利为目的,享受税收优惠;2、社会公益医疗机构——社会投资,不以营利为目的,收支结余用于改善医疗条件,投资者可适当收取回报;3、经营性医疗机构——社会投资、自主定价,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纳税。宋瑞霖的意见,明显是为卫生部的讨论订了一条底线,阻止医院无限市场化。
消息人士称,中央高层对卫生改革有两种不同意见:1、官方不应放任国资退出公立医院,市场化的过程应有个底线;2、应更大幅度加快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步伐。其实,去年12月4~5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湖北宜昌的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上,曾批评医疗体系存在投入不足、服务网络不健全、技术人才匮乏、传染病和地方病威胁农民健康、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等问题,这些都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暗示她不支持医疗系统的全面市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