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研究发现,宏观调控后,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上原有的老问题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由于信息不灵,行动迟缓,此次宏观调控中,东部地区被砍的大多是“尾”,而西部地区被砍的则有很大一部分是“头”。例如,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和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的资源开发项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管部门在政策宽松时没有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导致工程一直不能正常进行。现在在宏观调控下,工程开展不仅要进行复杂、漫长的审批程序,而且贷款额度也受到限制,使得工程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国家统计局科研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刘晓越认为,信息不灵,行动迟缓,抓不住经济发展的机遇是当前困扰西部地区的首要问题,这在调控期间尤其突出。
此外,在受到调控后,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的老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过多的老国企由于体制问题,历史包袱过于沉重,严重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增长。研究发现,大部分老国有企业社会负担极其沉重,它们不仅承担了职工就业和福利问题,而且还要负担职工子女和家属的上学、就业以及社会治安等问题。面对如此沉重的社会负担,国有企业举步维艰,财力窘迫,面对国家调控,企业很难顺应政策转产,发展后劲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