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近十名在京的两院院士上书总理温家宝,质疑奥运会场馆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片面营造视觉冲击,极大地提高了工程造价,并忽略安全、实用、环保等建筑的基本要义。据悉,中央高层对院士意见高度重视,并要求2008年奥运新场馆建设把握适度标准,切不可贪大求洋。7月30日,国家体育场“鸟巢”工地暂停施工,这表明奥运工程建设正在朝着“节俭办奥运”的目标稳步推进,中国“务实办奥运”的思路呼之欲出!
分析人士指出,传统的“后奥运会研究”往往过多地关注了“奥运经济效应”,就是奥运经济一般可以带来三种效应:凝聚效应、辐射效应、瞬间放大效应。现在的悉尼,“后奥运会研究”则更多地关注了“奥运低谷效应”即奥运建设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不注意提前预防,也存在着负面影响。例如,巴塞罗那由于房地产的过度发展,奥运会后用了6年才扭转跌势;悉尼奥运会后的1~2年,“地产泡沫”的表现也非常明显。因此,如果操作不慎,北京在2008年之后也将和悉尼一样面对“后奥运会效应”的棘手问题。首先,在奥运经济前期的场馆建设是一种非生产性投资。其次,从投资发展的效果上看,奥运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效果不如基础建设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显著。因此,北京如何规避“奥运低谷效应”,最应该做的是在奥运会前未雨绸缪,充分考虑奥运会后场馆的改造利用,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或缓解“奥运低谷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