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近日发布的分析报告提出,为了保持上半年市场运行的良好形势,实现国内市场可持续发展,有几个倾向性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这几个倾向包括:一、最终消费率偏低,消费者信心减弱。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与投资增速相比仍相差22.3个百分点,导致最终消费率下降到55.4%,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二、农民消费制约因素多,农村市场销售增长慢。农村市场仅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3.4%,比去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三、商品库存及占压资金增加。1~4月39个行业的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908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其中34个行业库存高于去年同期。流通企业的库存也在增加。社会库存大量增加,增加了产成品资金占用和经营成本,导致企业效益下滑;相互欠款和呆坏账增加,导致社会资金周转速度下降。四、流通产业整体竞争力弱。流通企业整体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管理水平落后、现代化程度不高等,制约了中国流通业的整体竞争力。五、各种形式的地区封锁依然存在。一些地方政府通过直接限制、收取费用或利用技术、检验、认证、设定行政许可等方式,阻碍外地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甚至指定经营、购买、使用本地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