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要求涨价,而电力部门抱怨“用不起”。双方的纷争从去年一直纠缠到今夏。而贵州省政府为缓解这一矛盾,开始着力构造的“煤电联营”,希望借此打破煤、电之间的价格僵局,保障省内的电煤供应,稳定当地的经济发展。
贵州省经贸委人士认为,去年一年,因为电煤供应不足使全省损失了20亿度电。按照每度电创造产值3元计算,贵州去年受影响的产值就达到60亿元。这种状况必须尽快遏止。从目前情况而言,只能走煤电联营这条路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贵州省此前专门发文要求,各大型电煤基地的建设,原则上要求电力企业参股。在新建的中岭煤矿、五轮山煤矿、林华煤矿、龙凤煤矿等大矿上,贵州省电力公司作为出资人分别占有了这些煤矿20~30%不等的股份。
分析人士指出,煤电联营的破局之路虽然具有相当的可行性,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电力和煤炭都是投资密集型的行业,投资动辄以数十亿元计,高额的投资成本有可能形成投资阻碍。其次,煤炭和电力行业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有可能影响双方之间的合作。同时,即使在联营之后,煤电双方仍需面对各种利益上的冲突。从长远来看,煤电联营只能暂时解决双方的矛盾,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