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风违法的土地案件大量出现暴露出许多深层问题,最直接的就是“重清查轻处理”。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对土地违法审批责任人的处理太软!对违法活动的参与人来说,他是要衡量自己行为成本的,如果违法行为的收益大于他所面临的风险,那么中央苦心建起的防线就会日益脆弱,甚至成为刺激人们违法的一个因素。
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对政府及其部门违法规定了从行政到刑事的严格法律责任,对有关领导干部的党纪政纪追究也早有明确的标准。但在执法实践中,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所谓“因公违法”问题处理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在违法责任人的处理上批评了事、检讨了事、避重就轻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土地违法审批责任人的处理太软,通常处理要么批评了事,要么补齐手续了事。有些不合规定的批地都是领导班子集体决定,被称为“因公违法”,所以地方在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上,只要“没有把钱装在自己的腰包”就不会太重。结果就是恶性循环。
在今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土地查处中,能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处理那些不法官员,将是中央政府面临的一个不小的考验,也是刚刚起步的新一轮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能否向“深水区”挺进的基础所在,温家宝总理为此事做出专门批示,并进行了系统布置,显然已是下定决心、有备而来。如此一来,违规严重地区的土地官员们的乌纱帽恐怕就很难保全了,未按规范程序拿地的开发商也不能再心存侥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