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汽车合资企业中,外方持股最高50%的产业政策或将松动。在日前举办的中欧汽车产业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称,“整车企业中外合资股比50%底线放开对市场化竞争有利”。昨天,汽车业专家贾新光表示,我国正在研究制定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外方50%的股比上限成为讨论的焦点。贾新光认为,按照世贸规则,取消设限是迟早的事,早则新版产业政策一出来就取消,迟则十来年之后取消,对外方50%的股比设限终将放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今年上汽集团销量将率先突破300万辆。照这样算,上汽在全球汽车行业可以排到第7位左右。但在国际汽车制造商组织发布的排行榜上,上汽集团2009年的销量为347598辆,在全球排25位。造成这种偏差,原因在于国际汽车制造商组织认为,中国合资车企的产品悬挂的几乎都是外方的商标,销量要计到外方名下。
汽车合资的本意,在于“以市场换技术”。贾新光认为,很多企业虽然没能从合资中学到技术,但作为股东,分到了利润,这是汽车集团热衷于合资的根本原因。据透露,在有关部门就是否放开汽车合资企业外方持股限制时,大型汽车集团无不反对。因为合资,很多被寄予厚望的大型汽车集团日子过得十分滋润,发展自主品牌的愿望并不强烈。倒是奇瑞、吉利这样没有合资的企业,在全心全意、争分夺秒地发展自主品牌。
2009年初,我国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为2009年至2011年。据悉,新汽车产业政策很快将出台,汽车合资股比是否松动,或许即将见分晓。本报记者 王刘芳
文章来源: 京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