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份让人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从“清单”中可以看出,清查出的违规主体首先是政府机构、政府官员以及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其次是国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及民营企业或个人。违规目标对准国家财政、国债、税收以及银行贷款、土地等。主要行为是侵吞、诈取以及其他非法手段占有国家财富,具有“掠夺性”共同特征。这仅仅是抽查后的结论,暴露了政府管理制度失灵、法治不彰。人们没有理由不担心,经济领域的各种秩序正在崩溃,国家制度的权威和法律的尊严正在丧失,社会逐渐消耗已有的诚信。
当前,中国因经济过热而实施调控政策。引起经济过热的原因在于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包括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圈建开发区等;另一个原因是房地产过热,这也导致损害居民利益的拆迁成本转嫁政府。调控措施就是管好土地、信贷。正如审计署报告显示,如果中国仍然在目前的轨道上奔驰,会加快国家财富的流失。而事实上,这次清查并没有涉及国有企业改制,在推行“国退民进”的政策过程中,中国经济繁荣的背后暗含着失去监管的私有化高潮。权力与资本结合导致不合理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亦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中国的经济调控除了制止没有效率的过热投资外,也应该制止这种失去制度控制和法治约束的发展,重新建立一种新秩序,依法治国,保证和落实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令国家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