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企业在国际招投标过程中竞相压价竞争的现象普遍存在。日前,中石油与中石化在苏丹石油管道招标项目上就再次上演了这一幕。最后,中石化以总报价低于中石油管道局6000多万美元参与竞标,拿走了这个项目的部分承包权。
据了解,在有些国际招投标会上,意大利、英国等一些国外公司一看这个项目有中国公司参加投标,转身就走,不投了,说这儿根本没有“吃饭”的地方,保证是拿不到标的,因为这些外国承包商知道中国企业敢降价,降多少一点没谱,有时降到标底价的40%。你要问他,他就说我降到40%,但我能够做下来。你问怎么做下来,他会说这是我的商业机密。事实上,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讲,这怎么可能做得下来呢!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掌握的情况看,确实有一些国内的公司,为了急于开拓国际市场,往往会采取只要能占领国际市场,哪怕我不赚钱,哪怕我赔钱,也要先打一个形象的策略。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认识,国外业主们永远都拿低价来压你,结果必然事与愿违。最近,有家国内公司在印度低价承包了一个项目,只完成了10%就做不下去了,已被印度政府勒令停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