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官员们提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发展”——只有先把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上去,人们才能从中实际受益。而“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更快速的“发展”来解决。
对各级政府的“发展冲动”,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担忧。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明显存在“政府越位”的现象。各级政府手中控制的资源太多,对微观经济事务进行干预的权力太大。例如,土地资源基本上都在政府手中,各级政府对土地有很大的出让权、定价权,而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对政府使用土地缺乏足够的约束机制。地方政府很容易利用手中的资源和权力控制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方向,行政行为由于缺乏市场约束机制,常常会引发不计成本、不问回报的投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如果运用“一刀切”的行政干预的措施,可能收效比较明显,但“一刀切”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效率损失会非常大,所以中央常常会给地方政府留下一定的政策空间。实际上,地方政府对中央网开一面的做法往往寄予厚望:“发展机遇不等人,跟着机遇走显然是明智之举,如果坐等政策可能会很被动。”在某些地方官员看来,只要政府主导经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游走在中央政策边缘可能依旧是地方政府的最佳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