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8月6日报道昨天,央行发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提到,将对货币政策动态微调。央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在继续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将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对货币政策进行动态微调。
6月底已启动动态微调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上半年我国新增贷款达7.37万亿元的历史天量,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出现了泡沫迹象。上证指数从年初至昨日上涨了88%,领跑全球股市。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飙升。有分析称,上半年7.37万亿新增贷款中近2万亿流入股市。
央行昨天表示,下一阶段,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
事实上,6月底,央行就已经发现苗头并开始微调政策。6月底以来,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恢复3个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而被视为市场利率走势风向标的央票收益率和正回购操作利率屡次攀升。截至7月末,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自7月9日重启以来累计上升近20个基点。
与此同时,银监会在7月份出台严格执行二套房政策、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等四道金牌令箭规范贷款用途和流向,这些都被市场注解为回收流动性将是下阶段宏观调控的主基调。
不过,申银万国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惠勇认为,央行将更多运用数量型工具进行微调,而像存款准备金率今年内不会上调。
预计明年物价将上升
虽然目前市场已有通胀预期,但央行认为,未来价格走势尚有不确定性。
央行表示,当前外部需求依然疲弱,国内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在内外部不确定性较大的环境下,需求不足仍可能构成价格下行的压力。受连续大规模注入流动性及经济刺激计划影响,目前全球货币条件较为宽松。2009年上半年,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已大幅上涨。
交通银行研究报告预计,三季度物价仍会继续呈现负值,但降幅将趋收窄,明年我国物价可能重回上升轨道。但如果明年持续宽裕的流动性得不到有效调节,资产价格继续快速上涨甚至出现较大泡沫,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物价快速上涨,对此应当保持警惕。
文章来源: 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