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2日电综合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张光政、本报记者龚雯报道: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率领中国代表团今天抵达莫斯科,将就俄罗斯关闭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事宜展开交涉。
代表团由中国商务部、外交部、海关总署等国家部委官员,以及在俄华商省份较为集中的浙江、黑龙江、福建、河北四省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
代表团将与俄罗斯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及莫斯科市政府进行磋商,积极推动俄方妥善解决莫斯科关闭大市场事件,以维护华商合法权益,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整顿和规范中俄贸易秩序。
另外,代表团还将联系在莫斯科华人商会和有关社会团体,并看望受到事件影响的华商。
40名华商获准拉货
俄罗斯关闭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见上图,人民图片)以来,包括数万名华商在内的外国商人处于焦急的等待和观望之中。
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蔡桂茹女士22日向本报记者透露,中国商务部、中国驻俄使馆经商参处、海关处、领事部同俄方的交涉已经初见效果。
蔡桂茹说,她22日去市场时,看到40名中国商人获准到该市场的“太阳区”15区把自己的货拉出来,中国商人进门时不用再交钱。她说:“俄方准许中国商人到大市场拉走属于自己的财产,这说明同前几天相比情况有所好转。”
但她同时指出,这种准许拉货的情况是局部的。市场的“阿斯泰区”的管理公司不准许中国商人拉货,因为市场管理公司希望保住这些客户,试图找到另外的销售场所,让中国商人继续销售这些货物。
研讨贸易现实问题
21日,俄罗斯联邦海关署中央海关局和俄罗斯中国总商会在莫斯科联合主办“中俄两国双边贸易现实问题”研讨会。俄方出席会议的包括俄海关署海关合作局局长、海关署中央海关局局长和20多位俄海关专家。中国大使馆经商参处、海关处、领事部和华商代表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中国驻俄使馆海关处参赞张建说,俄海关署海关合作局局长科诺瓦连科表示,他在这次研讨会上搜集了华商的意见,将向上汇报。如果中方还有什么要求,今后还可以继续向他反映情况。张建说,这说明俄方对发展两国经贸关系很重视,希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打击“灰色清关”,使两国民间贸易走上正规化的道路。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