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国内期市保证金总量由去年底的460亿元增至约700亿元,4个月内增幅超过50%。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采访发现,今年新增的保证金主要来自证券私募机构和股市资金,这些资金在商品期货市场活动频繁。
今年以来,代表期货市场资金总流入情况的持仓量大幅增加。截至5月12日,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持仓总量达466万手,较去年底增加逾43%。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各大期货品种持仓总量为179万手,持仓量增幅为67%。
各家期货公司的保证金总量也是水涨船高,约15家期货公司保证金总量超过10亿元,公司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其中,中粮期货保证金规模已逾30亿元,中国国际期货、永安期货、南华期货等传统期货公司保证金均超过20亿元。在券商系公司中,老牌“劲旅”广发期货保证金达到17亿元,新型券商系公司光大期货、国泰君安期货和海通期货保证金均超过1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系期货公司保证金增长最快。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透露,前四个月,该公司保证金总量较去年底翻倍,达到12亿元,光大期货和东证期货保证金增量也接近100%。
从资金流向上看,资金主要介入的商品是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统计显示,去年10月份商品市场暴跌至今,上海期铜持仓总量增加3倍,达到45万手。近一个月以来,上海期铜成交量始终维持在100万手以上的天量水平线。不仅如此,上海铜期货成交金额稳居“老大”地位。前四个月,该品种成交额占据国内22个期货品种的三分之一左右。(记者 李中秋)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