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酒店,听到“没有”、“对不起”的声音是很正常的,也鲜有人去追究。这说明中国的酒店管理还停留在初级水平上,同时也能看出,酒店管理在中国还是一个稚嫩的专业。
在中国,很少看到酒店管理业的明星人物,行业里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氛围尚不浓郁。而在国外,知名酒店创始人的故事家喻户晓,许多品牌酒店借助先进的管理做成了百年老店。反观中国,酒店业在相当程度上还处在浮躁阶段,大家竞相炒作概念,而不是深入细致地进行管理,靠真功夫吸引顾客。业内专家建议,国内酒店业多聘用一些国外的管理人员。接待外国人,必须以夷制夷,深谙它们的文化,让客人感觉亲切。其实,酒店发展到今天这一步,硬件大同小异,真正不同的是细微服务。正是细节之处,往往最能体现差距。例如酒店的接线、留言服务,客人拨打总机后,有的酒店铃声不超过三声就有人接听,而有的酒店则经常占线或需长久等待。酒店必须清楚,对商务客人而言,最在乎的不是价格,而是酒店的效率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