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日前在欧洲说,前一阶段的调控起到了初步效果,随后,发改委的论调随即出现调整,连央行也表示,宏观调控在银行信贷领域取得初步效果,再结合4月份物价下跌行业面扩大的现实,似乎我们确实可以说,宏观调控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了。
如果说以温家宝结束外访宣告第一阶段结束,那么现在各方关注焦点已转为第二阶段如何展开的问题。但到底如何评价前一阶段的调控成果,下一阶段的调控力度是应该减弱还是进一步加强?中央部委的纷争和舆论,似乎再次回到了十字路口。但从中央的取向上来看,温和派似乎占据了上风。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日前就表示,经济刹车不能踩得太重太急。这一论调和发改委如出一辙。发改委专家日前也表示,钢价的下跌表明宏观调控已经奏效,下一步政策不宜再加力。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也表示,现在言央行加息尚为之过早。从中央来看,无论是温家宝在欧洲说,宏观调控要考虑近半数国民的就业问题,还是胡锦涛要求推进东北振兴战略;无论是税务总局“奉旨”继续推进税改进程,还是人民日报高喊不能伤农,都显示了同一个现实:中央是偏向于温和派的。加上经济学家和智囊机构近期几乎一边倒的吹风:宏观调控不宜再加力,因此,下一步的政策,中央极有可能偏向于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