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一航、中国二航整合而来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称新中航)即将挂牌,大飞机项目再次提上日程。
“中国大飞机项目的逐步上轨,将给我们带来10年的发展机遇!”昨天,宝钛股份一高层向记者如此感慨。不仅仅宝钛股份,持同样观点的还包括西飞国际、成发科技等上市公司。
钛金属一直是航空制造业的重要金属原料。相关资料表明,一架双通道飞机的用钛量可达上百吨,例如一架波音787用钛量可达到136吨,而一架A380用钛量可达146吨。
但从目前国内钛金属市场的情况来看,航空业钛金属消费量比例很低。我国航空业用钛量不及全国钛总量的10%,化工行业则是国内钛金属消费大户,用钛量占全国钛金属总量的38.6%。此外,体育休闲类产品的用钛量也远超航空业,用钛量占到了23.5%。
“受制于本国航空业发展,尤其是受大飞机项目空白的掣肘,国内的钛金属消费一直集中于低端民用,总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宝钛股份董秘郑海山告诉记者。
据国际航空权威组织TheAirlimeMonitor预测,2008年~2010年商用飞机交货量将分别达到1037、1086和1205架,其中,用钛量相对较多的双通道飞机的比例将从2007年的12.65%上升至2010年的20.75%,且将持续上升。按此计算,2008年~2010年仅双通道飞机一个单项的用钛量就将达到近7万吨,而产量居于世界第一的中国14家企业去年钛金属总产量只有4.52万吨,市场潜力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