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日召开的“2007中国并购年会”上,业界专家表示,在全球化进程当中,中国要自强并购,同时要并购外资,因此,在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并购高潮是可以预见的。同时,国家需要从政策环境和金融环境等方面进行改善,促进和保护公平并购。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名誉院长刘吉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并购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企业制度演化为现代企业制度后,企业并购开始活跃起来。在迄今为止的一百多年间,全球已发生了五次大规模企业并购浪潮。
目前,我国的并购处于方兴未艾的态势,“在经历几年以后会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刘吉说。一方面,企业通过自身进行自强不息的并购,“企业通过不断的兼并形成一个航空母舰,然后这样才能并购其他企业”;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开始并购外资。
一直以来,对于外资进入中国,舆论的声音总是表述为“狼来了”,刘吉则认为,要“与狼共舞”,但是,这样还不够,“我们中国的企业要有本事把外国的跨国公司并购后‘驯狼为狗’。”
有专家指出,当今世界并购已经成为一个潮流,企业如果不想融入这个并购潮流的话,可能自己就会被别人并购,并购或将成为企业成长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工具和手段。此外,企业并购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世界500强每家企业都经历过并购,中国企业的企业并购如果做大做强,今后的并购会越来越频繁。”中国银泰董事长沈国军表示。
而从并购环境的角度来讲,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并购从法律上来讲还是环境向好的。沈国军则指出,首先对并购业务的观念要有所调整和转变,尤其是政府管理部门,在对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并购过程当中,要给民营企业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其次要创造相应的金融环境跟法律环境,“如果说在国内做并购的话,跟金融机构沟通,他可能不会理解你的交易或者正常的业务,而是把你看成一个资本运作,因此金融企业提供的支持可能很少。所以政策环境和金融环境需要有很大的改变。”
刘吉表示,在并购期间可能出现廉价并购、恶意并购等情况,因此,国家应该注重促进和保护公平并购。“首先要有一个并购的促进法,同时还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防止国际间的不公平并购,如果想跟国际接轨必须要有法律程序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