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      站点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简介 >> 研究成果
 
基于生态位的企业竞争关系的研究

作者:钱 言、任 浩

摘要: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生物物种的生态位理论,分析企业生态位重叠的原因、形态模型以及与企业竞争之间的关系,提出企业竞争的实质是生态位重叠并引发资源相对不足。进而阐述了共同进化是企业新型竞争关系构建的目标,探讨了新型竞争关系构建的途径:生态位的分离和新资源的扩充,并指明企业实现共同进化这一目标应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重叠  企业竞争  共同进化  生态位分离

 

生态位理论(niche theory)在生物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物种的多样性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位理论正向经济管理领域渗透融合。就企业生态位而言,如发生重叠是否一定带来彼此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什么?以及如何建立良性的竞争关系?这些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   生态位的内涵及启示

1.1生态位、企业生态位的内涵

生态位(Niche)是个现代生态学中一个重要而又抽象的概念,1917年,美国学者Crinell首先给出一个定义“恰好被一个物种或亚物种所占据的最后分布单位(ultimate distributing unit)”目前被认为比较科学而且广为接受的解释是Putman等提出的: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理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这个定义既考虑到了生态位的时空结构和功能关系,也包含了生态位的相对性。显然,每一种生物在自然界中都有其特定的生态位,这是其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

依据企业仿生学原理,将生态位理论引入企业经营与管理之中。与自然生物物种相类似,企业也处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里。由于企业包含了若干个人的肌体,因此,企业生态位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生态环境里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企业生态位既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的生存位置,也反映企业在该环境中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企业生态因子所形成的梯度上的位置,还反映企业在生存空间中的物质、资金、人力、技术和信息流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1.2生态位理论的启示

生态位理论有两点重要启示:1)它强调的是一种趋异性进化。物种与其在同一区域相互争夺有限资源,不如通过改变自身来开拓广泛的资源空间,去利用尚未开发的资源。在生态位分化过程中,各物种在时间、空间、资源的利用以及相互关系方面,都倾向于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从而使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生物群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离不开这一基本理念。2)生态位理论强调的是个体自身不断进化,通过进化来提高自身生存能力。这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只有自身的生存能力增强,才能很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生态位能够用具体的数量指标进行刻画,即所谓的生态位测度(niche metrics),如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th)、生态位重叠(niche overlap)、生态位体积(niche volume)及生态位维数(niche dimension)等。其中,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是描述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与物种生态位间关系的重要数量指标。同理,在企业生态位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关注企业生态位的宽度与重叠,本文主要从生态位的重叠入手,剖析企业竞争关系的形成、实质及优化。

二、   生态位重叠与竞争

2.1生态位重叠的原因和形态

俄国生物学家Gause1934年对双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进行过一次试验:当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时,都呈现出增长;当把两种草履虫放在一起时,在12天内它们也都增长,但在16天后却只有双核草履虫生存,而大草履虫则完全消亡。直接原因是双核草履虫的繁殖速度快,而大草履虫的繁殖速度慢。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生态学上接近的两个物种是不能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如果生活在同一地区,往往在栖息地、食性或活动时间等方面要有所分离”。也就是说,生物群落中两种生物是不可能占有完全相同的生态位,这就是所谓的竞争排斥原理。

在自然界,物种生态位重叠是由于时间、空间、营养、天敌等因素部分或完全重叠。企业生态位包括的内容更加广泛,不仅有企业存在的时间、地理位置,还有企业所控制的资源⑺,主要有消费资源,指企业掌握的用户群体,如市场份额、品牌忠诚度等;供应资源,指企业的供应商群体,如供应商的数量、供应产品的质量以及与供应商的关系等;智力资源,指企业可以获取知识的来源,如知识来源的范围和知识来源的质量等;资本资源,指企业的资本资源,如出资者的范围和出资者的稳定性等。上述因素如部分或全部雷同,则企业生态位一定会发生重叠。

企业生态位会发生怎样的重叠,为简化研究过程,这里只分析两个企业生态位重叠的形态,见图1和图2

 

1显示的是两个实力均衡的企业生态位从小部分重叠到大部分重叠的演进,2表示的是两个失衡企业生态位从小部分重叠直到一方完全融入另一方的变化。

2.2生态位重叠是竞争的必要条件

生态位发生重叠是否一定导致竞争?在自然界,同样是食草的动物是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下和平共处的,它们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实现:(1)不同的食草动物吃不同的植物;(2)不同的食草动物吃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3)不同的食草动物在距离地面的不同高度上取食;(4)不同的食草动物在同一区域活动的时间和季节不同。例如转角牛羚吃植物的下半部分,斑马啃食植物茎的上半部分。牛羚主要以植物的叶片为食。而瞪羚则吃新抽出的嫩茎叶。

显然,在自然界生态位发生重叠但不完全表现出竞争与排斥,或者说生态位重叠并不一定带来竞争。如果资源很丰富,两种生物就可以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彼此不会给对方造成损害。可见,资源相对生物需要的满足程度对研究生态位重叠与竞争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生态学原理,竞争是在资源供应不足且生态位重叠条件下才形成的。因此,生态位重叠只是竞争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

杨效文等认为不能用重叠直接推导出竞争的原因有:当所考虑的资源没有稀少到限制消费时,即使完全的重叠也不会导致竞争;竞争强度取决于消费者密度与资源密度之间的比例。如所有的资源在数量上平均分配的话,竞争一般会激烈,但生态位重叠的关系不会改变。

2.3企业竞争的实质

   企业之间发生竞争,其实质是:1)企业的生态位发生部分或完全重叠。如果企业的生态位彼此相邻,则两个企业不发生竞争,但这样的生态位关系很可能是彼此回避竞争的结果。如果企业生态位是完全分开的,则两个企业就不会有竞争,但彼此之间的空白地带实际是资源的不完全利用。

2)资源相对不足。在特定的环境中,企业的发展终究要受到资源的限制,因此企业总会达到它的“饱和水平”,见下图。

3 logistic增长模型

       

图中纵轴代表资源数量,横轴代表不同时间的企业数量,当资源的数量为一定时,即k所在的位置,企业的数量无论处于AB,都是可以容纳的。若企业无限制地增长,由于资源的限制,必将导致激烈竞争并使部分企业退出。

企业的资源包括消费资源、供应资源、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等。如果其中的某种资源特别稀缺时,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这一点上。如同样为争夺消费资源的超市,沃而玛的成功就在于它能排除其他对手而获取消费资源。在它发展的初期,它常常选择没有大型超市的小镇,首先建立自己的连锁店,超市的规模正好足够满足整个小镇的需求,该地区根本就无法容纳第二家大型超市,任何想与它竞争的超市都会发现,当地无法共存两家超市,否则将是两败俱伤。

三、   现代企业新型竞争关系的构建

通过对企业竞争实质的分析,可以肯定企业之间若发生竞争,其所在的生态位一定有部分或全部的重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些企业热衷于搞“一窝蜂,哪种经营领域能够赚大钱的就一哄而起,不久便会掀起价格大战,继而又一哄而落。这种无序恶性竞争的结果是市场秩序混乱,劣质企业混水摸鱼,优质企业也会利润下降并最终导致整个行业衰败。因此,探索新的企业竞争理念,建立良性有序的竞争环境,是现代企业无法推卸的责任。从生态位理论中演化过来的共同进化思想,为现代企业新型竞争关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目标。

3 .1共同进化是现代企业新型竞争关系构建的目标

从生态位角度上分析,完全重叠或完全分离的状态都是不客观、不理想的。生态位的形成减轻了不同物种之间的恶性竞争,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不同物种都能获得一定的生存优势,这正是自然界各种生物欣欣向荣、共同发展的原因所在。

生态位理论的发展,淡化了对竞争与合作孰为优先的争论。E.P.奥德姆把生态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成“负相互作用(negative interaction)”和“正相互作用(positive interaction。竞争与斗争被包含在前者,而合作与互利被包含在后者。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不能一以贯之地定义为竞争与合作,事实上二者不仅并存,而且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转化。

从企业竞争上看,绝对的竞争与无竞争都不是企业关系的和谐状态,也都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当今世界经济日趋紧密的时代,企业已不可能仅仅作为个别的、分散的、孤立的个体形态存在。同样,以争夺有限资源最大限度满足自己需求的低层次竞争也不可能有效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一种更为有力的竞争战略。

共同进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竞争战略,不是简单地消除或回避竞争,而是积极地更有策略地迎接日益激化的竞争,在“双赢”和“多赢”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共同进化是相互依存的物种在无限循环的互惠环境中进化的过程。例如,生物群体中的猫捕食老鼠,不仅限制了老鼠的数量,也使老鼠增强了逃生能力,猫为了继续捕食老鼠必须变得更加敏锐和强壮,这就是“共同进化”的过程。同样,“共同进化”的道理也适用于企业之间,有密切关系的企业无论是以竞争、合作或合作竞争的形式存在,都要在相互作用中共同进化。

共同进化并不排斥优胜劣汰,正如猫为了捕食老鼠必然要变得更加敏锐和强壮,但毕竟有虚弱或懒惰的猫不能适应要求而遭淘汰。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单个企业,还表现在企业群体之间,那些难以适应企业或企业群体发展规律的个体也将消失。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囿于自我,还必须放到整个生态环境中。不同企业相互配合,生产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共同进化就是这个趋势的结果,也是企业新型竞争关系构建的目标。

3.2生态位的分离和新资源的获取是企业新型竞争关系构建的途径

两个生物物种在生态位重叠并已引发竞争后其中一个被完全排斥的情况尽管客观存在,但在竞争过程中通过生态位的分离来实现共同生存的目的,是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对竞争的有效回答。此外,还可以通过资源的补充来实现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的共存。当企业生态位发生重叠并造成企业过度竞争时,也应从生态位的分离和新资源两的扩充两个途径调整彼此的竞争关系,实现共同进化,使企业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企业既有足够的稳定性来支撑自己的存在,又有足够的创造性来发展自我。

通过生态位的分离可以降低竞争的强度,如图1中的cb再到a的过程就是生态位分离的基本形态。深圳的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同处一个城市,创建时间相差无几,实力相当,同是生产通讯设备的公司,而它们70%的产品是一样的。如果单纯从这个角度看,生态位严重重叠,必然形成强烈的竞争。事实上,虽然两个企业之间存在竞争,但华为与中兴每年都在以很高的速度在发展。它们就是在产业专业化的同时,强调产品的多元化。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不但避免了残酷的互相竞争,而且还为他们赢得了发展空间,形成了生态位的分离。正如华为公司自称为一群狼,而中兴公司则认为自己是老黄牛。虽然狼群与牛相遇,可能会引起争斗,但狼和牛毕竟各有自己的食物,狼是食肉的,而牛是食草的。

即便生态位发生大部分重叠,当新资源得到扩充后,各个企业也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见下图。

企业发展的数量k是一个变量,一定时期受到资源的制约,但随着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差异性服务使各自的生存空间不断扩大,从而在竞争的基础上保持持续发展,实现共同进化。

4 企业发展的数量变化曲线

 

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的竞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这两家公司同是生产软饮料的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创建较早,比百事可乐有着一定的优势,但百事可乐趁可口可乐在二次世界大战开拓海外市场而无暇顾及国内市场之机,凭着自己的努力,成功占领了可口可乐的一部分市场。战后可口可乐依靠强大的实力,又夺回了自己的市场,百事可乐公司由此陷入困境。消费资源严重重叠,这必然造成一个企业倒闭,或者被迫转向开拓新的市场。百事可乐公司正是选择了后面的一种,成功地掀起了一场“百事新一代”的市场营销运动。该公司决定将重点放在考虑用户的需求上,做出了长期占领市场的战略性决策,决定将产品打入当时尚未完全依赖可口可乐的新一代消费者市场,从而寻找到新的消费资源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3.3创造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整合内部资源是企业新型竞争关系构建的条件

企业构建新型竞争关系的途径是企业生态位的分离和企业获取新的资源,无论哪种情形,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共同进化的目标便不可能实现。

创造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是企业共同进化的条件之一。生态位理论表明,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没有获取新的资源情况下是不可能扩大市场需求的,即便有新的资源介入也难以承受更多企业在同一生态位上的不断重叠。因为企业的竞争是有成本的,其成本会消耗企业的全部预期利润。减少竞争就意味着企业利润的增加,企业也将因此获得健康的发展。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可避免并趋向紧张,因此有必要创建企业竞争的边缘。这种边缘从根本上限制竞争企业的数量,避免造成总体大量过剩的问题,同时减少竞争对手之间的恶意破坏行为,保证竞争有序进行。竞争边缘状态的创建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政策法律法规、行业的准入制度以及企业之间的契约与自律等。

创建企业竞争的边缘有利于识别外部环境,此外,企业还应与供应商、销售商以及其他伙伴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以形成良性的物流供应、知识共享等商务关系。其中,建立战略联盟也就是常见的有效方式。战略联盟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加强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联合开发的能力并增加彼此的市场份额,最终共同受益。反之,如企业只追求自身利润而忽视合作伙伴的利益,结果将被其他企业所抛弃。苹果公司的衰落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当初苹果公司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开发出苹果操作系统,并借此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实力。但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个人电脑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个人电脑的软件开发企业不能得到苹果公司的好处,势必寻找其他合作对象。所以,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一出现,大量的软件开发企业就转向了微软,软件开发公司与微软形成了新的战略联盟,微软公司也因此一举打败了苹果公司,并一直占据着领先的地位。

然而,要使共同进化的目标得以实现,除了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外,企业还须整合好内部资源,提升内部能力。

企业是一定资源的集合体,资源是构成企业最基本的元素。尽管不同的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在种类、数量与禀赋等方面各有差异,但一般不外乎人和物两大类。这些不同类型的资源在企业及其竞争中虽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有的资源,如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对于企业竞争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意义,对这些资源的整合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所形成的内部生产力或内部整合效率也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源泉或体现之一。特别在物质生产相对过剩时,品牌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同类产品之间相互区分的标志,成为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通过品牌建设,可以将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并可避免企业之间的正面冲突,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或同一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企业自身也取得长足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作为一切资源的支配者的人力资源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和认同,企业间比的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企业人文精神的培育。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学习型组织”,倡导人们在工作中得出生命的意义,将个人从自我的狭隘中突破出来,在企业内部实行合作、团结,发挥团队优势,推动企业顺利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国,马世骏.扩展的生态位理论.现代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2-89

[2]张录强,生态位理论及其综合应用〔J.中学生物学,2005,21,(7):2-4

[3]张光明,谢寿昌.生态位概念演变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1997,16,(6):46-51

[4]黄英姿,生态位理论研究中的数学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1994,5(3):331-337

[5]陈天乙,生态学基础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96-106

[6]RM梅(美国),理论生态学M.孙儒泳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7]夏训峰,吴文良等,生态位概念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J.商业时代,2003,13:31-32

[8]杨效文,马继慧,生态位有关术语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评述〔J.生态学杂志,1992,11(2):44-49

[9]包庆德,刘桂英,生态学研究视界的拓展轨迹扫描〔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9-34

[10]任浩,钱言等,现代企业组织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1]方薇,陈世平,共同进化——当代企业竞争新思维〔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3:22-24

[12]李光斗,卓越品牌七项修炼〔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3

 

Research on the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Niche

QIAN YAN       REN HAO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2. 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2)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niches of enterprises overlap, modal former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terprise competition using niche theory of biologic species in ecology for reference, bringing forward the essential of enterprise competition is that niches overlap, resulting in the relative insufficiency of resources. Then it expounds that co-evolution is the tectonic target of the new-style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of enterprises, discussing the ways by which to constitute this new-style relationship: separation of niche and expansion of new resources and designates the conditions which should be possessed by enterprises to realize co-evolution.

Key Words: niche theory, niche overlapping, enterprise competition, co-evolution, separation of niche

 

[关闭]
 
 
  •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理论框架研...
    摘要: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流程变革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对业务流程的冲击以及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内涵,建立了一个初步的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理论框架,以...
    查看详细>>  
     
  • 建立基于企业信息平台的系统规...
    摘要:企业在实施再造项目时要特别注重其流程和信息平台的建设。没有系统、规范的流程,再完美的战略也只能成为一纸空文;而没有信息平台作为支撑,企业所设计的系统、规范的流程也就成了无源之...
    查看详细>>  
     
  • 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的现状、原因...
    摘要: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企业慈善捐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捐赠力度小、过于分散、缺乏主动性与计划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社会环境、政府管理体制、慈善组织和企业自身四个方面得到...
    查看详细>>  
     
  • [第252期]电子商务流程再...
    九华点评:毫无疑问,我们早已走进了互联网时代。虽然单纯的网络公司依然面临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虽然Web2.0的概念正在被理性认识,但无可否认,IT技术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和企业的行...
    查看详细>>  
     
  • [第251期]战略管理:重组...
    九华点评:如何使战略落实为行动,如何使战略规划有效地得到执行,是个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之所以成为永恒的热点,一方面反映了实务界尚未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保障战略实施,另一方面也印证了...
    查看详细>>  
     
  • [第250期]中外企业捐赠模...
    九华点评: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企业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企业的行为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企业捐赠不仅仅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形式,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现阶段国内学术界对“...
    查看详细>>  
     
Copyright @2008 上海九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19937号   技术支持:上海维程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