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今天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改革征地制度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中国人多地少,因此要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陈锡文介绍说,根据这个原则确定征地制度的改革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保证农民的权益,一个是控制征地的规模。要做到这一条,必须实行严格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其中特别是用于经营性的土地,应该提高它的补偿标准。无论是经营性用地还是公益性用地,都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
现行征地制度的弊端是导致了大量农民“失地又失业”,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快改革。有关官员强调,在现阶段,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具有基本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保障两大功能。也就是说,农民失去土地后,给予农民的补偿,必须能够替代这两大功能。目前安徽省已在国内率先出台了《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使用权流转试行办法》,广东省正在酝酿推进这项改革。在明晰产权、强化用途管制和严格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土地进入有形的土地市场进行交易,真正实现“两种产权、一个市场”,统一管理;允许农民以租赁、参股等办法,参与土地收益的二次分配,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分析人士指出,该改革政策的出台,对农民尤其是面临征地的农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也是决策者切实解决农民问题的一个治本的举措。
陈锡文说,对于农民来说,土地被征走了,征地方就必须解决好他们的生计问题,包括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目前有关的部门正在起草指导征地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开始启动修改《土地管理法》的工作。
他认为,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再提高十五到十六个百分点是有可能做到的。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占用耕地,从过去几年的实际情况看,每年建设用地所占用的耕地大约在两百六十万到两百八十万亩。所以中国必须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
陈锡文还解释说,征地制度的改革,肯定会对房地产有一定影响。但征地制度改革以后,建筑用地的价格不会大幅度上涨。就目前的房地产业来说,无论是开发商用地还是居民购买住房,实际上都要一次性付清土地的价格,完全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改革,实行分期付款。同时政府也会改革房地产方面的一系列税收制度。
|